
骨密度定義及診斷
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骨質疏松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在臨床使用骨密度值時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檢測儀的絕對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斷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個相對值,正常參考值在-1和+1之間。當T值低于-2.5時為不正常。
骨質疏松的臨床診斷主要通過T值設立診斷界限鑒別出具有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的大部分人群,T值是將測得的骨密度值與同性別、同種族的正常人群青年人的骨峰值比較得出的值,而 Z值則是將測得的骨密度值與同年齡、同性別、同種族的正常人群骨密度的比較得出的值,這兩個數值都是用于診斷骨質疏松及其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指標。骨密度檢測報告也將T值、Z值同時顯示打印,但在臨床實踐中往往對Z值的價值關注較少。
骨密度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哪些?骨密度儀廠家帶你一起了解
(1) 單光子吸收測定法(SPA)
(2) 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EXA)
(3) 定量CT(QCT)
(4) 超聲波測定法:由于其無輻射和診斷骨折較敏感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利用聲波傳導速度和振幅衰減能反映骨礦含量多少和骨結構及骨強度的情況,與DEXA相關性良好。該法操作簡便、安全無害,價格便宜,所用的儀器為超聲骨密度儀,尤其適用于處于妊娠期的孕婦。
檢測意義
人體骨礦物質含量與骨骼強度和內環境穩定密切相關,因而是評價人類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在生理狀態下,人體骨骼中骨礦物質含量隨年齡不同而異,在病理狀態下,某些藥物可導致骨礦含量改變,如糖皮質激素,我門診患者由于長時間服用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或強的松),因此建議定期(用藥3月)查骨密度,以防發生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增加骨密度的方法
1.鈣劑:1200-1500mg每日。
2.維生素D及其活性產物:800-1000U每日。
3.降鈣素:降鈣素可減少骨質吸收,降低血循環中的鈣,增加骨質中的鈣含量,降鈣素由于可降低血鈣,所以在用降鈣素時應補足鈣量,起到治療骨質疏松的作用。
4.磷酸鹽類:磷酸鹽類治療骨質疏松近年來得到發展,磷酸鹽可促進骨形成,抑制骨細胞的破壞,可以長期應用。
【本文標簽】
骨密度,
骨密度儀廠家【版權聲明】本文由骨密度儀廠家品源醫療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hbcsd.cn/newsDe_133.html